•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本站头条

    辽宁以质量强链推动16个产业优化升级 20家“链长”带动1755家“链员”做大做强

    发布时间:2024-12-16 08:06 阅读量:9243

    沈鼓集团是我省压缩机产业链链主企业,在质量强链工作推动下,多家产业链上企业共同推行“I-PDMS”质量管理模式,解决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问题,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指标稳中有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提升产品质量,不能仅仅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我们必须联合全链条各方力量,协同攻关。”近日,沈鼓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孔祥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实施质量强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围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遴选工业机器人、压缩机、石化、氢能等16个重点产业链,编制了16项重点产业提升方案。

    省市场监管局组织20家链长单位、24家链主企业、95家技术机构、1755家链上企业,建立质量强链方阵,联络科研院所72家,强化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要素协同,组建质量基础设施创新联合体5个,打造“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新模式。

    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攻坚质量难题是增强产业链质量竞争优势的关键。我省质量强链工作依托链主企业、技术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成立专家指导组,深入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指导,开展质量强链工作专项培训,指导企业编制质量提升方案,绘制质量图谱。坚持因链施策、一链一策,聚焦产业链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绘制质量图谱28张,梳理质量问题301条,确定重点攻关项目118个,撬动企业投入经费近8.7亿元。累计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127个。

    目前,我省质量强链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累计参与制修订相关国家标准147项、计量标准规范79项,开展质量技术攻关583项,解决质量技术问题788项,新增认证获证组织362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入围全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争取国家一期项目资金188万元。工业机器人、菱镁、石化等7个产业链成功入围全国质量强链百大重点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辽宁日报 记者赵铭)

    【编辑:黄简一】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