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本站头条

    辽宁印发《农业防灾减灾科技指导预案》要求深入田间地头 助力减损增效

    发布时间:2024-08-06 07:39 阅读量:10038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农科院组织相关专家及时对农业生产形势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提出防灾及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服务预案,形成《农业防灾减灾科技指导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并下发,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按照《预案》指导内容,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据介绍,制定《预案》旨在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影响,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害,充分发挥科技对稳粮保供、减损增效的重要作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村生产稳定发展。《预案》服务的内容包括大田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养殖水产四大类20个品种,如水稻、高粱、中药材等。

    为使农业防灾减灾取得实效,《预案》制定突出了精细,针对不同作物在生长周期可能遇到的涝灾、风灾、雹灾、常见病及灾后虫害等,列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以及用药用肥剂量。每个品种防治方案上,还附上相关专家的联系方式,以便种植养殖户、基层农技员及时向专家寻求解决办法。

    从《预案》中可以看到,涝灾是农作物常见的灾害之一。其对作物的负面影响多集中体现在土壤含水量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容易导致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环境,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以玉米为例,根系在水中浸泡超过3天即会导致严重减产。若花生发生渍涝,也要求在3天内排除积水地块内积水,建议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量减少田间积水时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或保持根系活力。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提醒,当前正是玉米、水稻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关键期,各地要及时组织做好防灾工作和灾后指导,安排技术指导组深入重点地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研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村生产稳定发展。同时,要随时跟踪天气变化形势,加强信息沟通并做足防范准备,避免灾害损失扩大。

    (辽宁日报 记者胡海林)

    【编辑:黄简一】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