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本站头条

    辽河油田: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发布时间:2024-07-05 00:28 阅读量:11983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田理) 7月4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9场)新闻发布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立龙介绍,截至目前,辽河油田已经连续38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累计生产原油5亿多吨、天然气900多亿方,实现财税3000多亿元,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

    据介绍,辽河油田统筹“加油增气”与“扩绿降碳”,全面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在资源基础上做到“顶得住”,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加稀油、高凝油、天然气等优质储量,确保资源储备规模增长、效益增长、绿色增长;在油气产量上做到“顶得稳”,在辽河本部,夯实稳产基本盘,解决非常规效益开发难题,在辽河外围,培育新的产量增长点,实现更有效益、更富绿色的“千万吨稳产”;在调峰保供上做到“顶得上”,围绕打造国家级优质工程,确保储气库高质量建设、高效率保供、高效益运营,累计采气突破130亿立方米,日注气和调峰能力分别达到4810万方、4100万方,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同时,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加快战新产业及未来产业布局开发,积极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多能互补的发展格局。推进协同发展,加快风光热储氢多元布局,打造区域性清洁电力外供中心,携手7家驻辽企业推进油气、炼化与新能源深度融合。优化能源消费,拓展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实现覆盖井站场千余座、生产绿电超亿度,今年将继续新增装机规模,形成5亿度生产能力。

    辽河油田坚持“支撑当前”与“引领未来”全面发力,聚力建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在激发创新活力上,注重放权赋能、精准激励,持续完善创新决策、科研组织、成果转化、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制度建设,形成了支撑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在提升创新效能上,注重项目管理、聚力攻关,围绕发展需求和现场问题建立项目库,把“卡脖子”问题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深入实施“青蓝”工程,持续完善“生聚理用”机制,多措并举储才育才,着力打造堪当重任的人才队伍。

    在推进产业融合“数智化”方面,辽河油田突出“业务主导、信息统筹”,以高水平数智化建设赋能油田高质量发展。在信息化补强上,油田井、站覆盖率分别达到65%、66%,上百座站场实现无人、少人值守,物联网技术在降本提效、隐患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数字化转型上,全面强化数据治理,推动各类数据标准化采集存储和共享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油田资源优化、业务集成、组织协同、科学决策,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编辑:黄简一】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