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本站头条

    辽宁新增一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4-05-29 00:12 阅读量:12814

    5月23日,中国气象局下发通知,批准6个培育类实验室纳入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序列,其中辽宁省气象局报送的中国气象局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名列其中。

    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气象领域孕育重大原始创新、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于2019年12月依托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成立。自成立以来,该实验室注重业务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气象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打造东北冷涡相关科学试验、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培养、业务支撑平台,为做好东北冷涡对粮食安全及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并择优选拔科研人员。以东北冷涡和中高纬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机理及预报预测技术为研究方向,设立了东北亚天气气候、东北区域数值预报、东北冷涡观测团队等科研团队,通过联合申报项目、联合开展研究、联合培养人才、邀请专家讲学等方式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组建了由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负责人组成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以及由12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目前,实验室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冷涡变化新特征和东北冷涡形成发展动力学机制、东北冷涡与多系统相互作用导致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降水机理、不同类型γ中尺度涡旋是导致冷涡局地极端强天气的关键机制、复杂物理过程四维变分同化技术等关键性科学问题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多项东北冷涡科研成果在实际业务中得到应用。

    2023年7月7日,辽宁省气象部门提前44 分钟成功“捕捉” 朝阳北票市马友营乡北平房村弱龙卷风。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东北冷涡背景下不同类型γ中尺度涡旋的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在预警业务中的应用。该案例被中国气象局预报员联盟评选为优秀预报案例二等奖。

    不仅如此,基于东北冷涡与多系统相互作用暴雨概念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科研成果,实验室还开发了预报误差客观订正和多模式自适应集成等统计后处理技术,形成数字化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助力2023年辽宁省降水智能预报荣获全国二等奖。基于实验室东北冷涡路径等新特征成果,建设东北冷涡日数、频次、强度的次季节预测业务系统,已实现相关产品在预报会商和决策产品制作中的应用。

    此外,实验室还组织编写东北三省雷达站网布局现状和优化方案,优化冷涡影响区域雷达观测网;利用东北冷涡研究成果组织制定气象行业标准1项,吉林省地方标准1项,出版《2020年东北冷涡年鉴》。

    下一步,实验室将聚焦东北冷涡科研业务领域,在东北冷涡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机理及预报预测技术研究主攻方向上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张广梅 何军)

    (辽宁日报 记者赵铭)

    【编辑:黄简一】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