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本站头条

    喜迎党代会│绿了青山 富了口袋

    发布时间:2021-11-28 07:57 阅读量:2975

    “这几年,有林子兜底,一边儿打点短工一边儿照看老人,日子越过越好。”11月23日,刘长保陪母亲吃完早饭后,便骑电动车上班去了。

      刘长保是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村民,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所说的“兜底”,是指山上80亩陆续结塔的红松林,去年“大年”净赚5.7万元,今年“小年”也有3万多元收入。“得亏陈书记给咱蹚了路子。”

      石柱子村山多地少,人均一亩地,过去只能“刨”个温饱,像刘长保那样的贫困户不少。受环境所迫,村党支部书记陈希金十多年前就在琢磨山的文章。

      “当时,村里种的板栗受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制约,上市晚、价格低,费工费力,忙了一年,一亩板栗也就剩二三百元。”陈希金说,“穷则思变,如何领着大伙脱贫是最大的事。”

      听说省林科院正在研究红松嫁接,陈希金带领村干部前去考察,得知嫁接后的红松比当地野生红松提前10年结塔,松子的单位亩产能增加3倍,他们眼前一亮。从专家处拿回30株接穗嫁接实验,当年秋天便有28棵嫁接苗成活。

      可要动员大家种红松并不容易,村民谁也不愿冒险。有人说:“我年纪大了,等不到树结塔卖钱。”有人说:“板栗虽然挣钱少,毕竟是个来钱道,种了几十年了,舍不得砍掉。”

      为了消除村民的疑虑,陈希金决定带头砍掉自家67亩板栗树。他知道,栽种红松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且效益长远,如果自己都砍不下去,石柱子村脱贫致富就会遥遥无期。

      如今,全村90%的农户都栽种起红松,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值约900万元,全部结塔后正常年景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以上。70岁的村民沙德州对记者说:“这就是咱们的摇钱树。”

      站在石柱子村高处眺望,白雪皑皑中,翠绿的红松林随着山峦绵延起伏,孕育着来年的希望。“下一步,我们还要研究发展深加工、休闲旅游等业态,端牢生态碗。”陈希金坚定地说。

      链接 铁岭的榛子、本溪的中药材、丹东的人参、辽阳的山野菜、开原的苗木……近年来,辽宁林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产品。一批名牌产业快速崛起,走出一条林地增值、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林业经济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省特色经济林达40万公顷以上,林下经济开发达26.7万公顷以上;依托各类保护地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旅游人数6999万人次。全省实现林业年产值883.2亿元。

      记者胡海林

    参加志愿者宣传活动要求:

    1.活动意义:《辽宁党建网》作为红色宣传的重要阵地,号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寻找身边典型革命历史印记,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宣扬红色优良传统。

    2.活动参与:下载志愿汇APP或微信内搜索“志愿汇”小程序,用本人身份证实名注册;志愿汇首页点找组织,加入组织(辽宁党建网)并点找活动,报名参加“XXXXX主题”志愿者宣传活动招募!只有加入组织并报名参加活动,活动完成并审查合格“志愿汇”才会为志愿者记录“荣誉时长”记录。

    3.活动加入:参加活动者,必须加入指定微信群+关注“辽宁党建网”微信公众号,具体活动要求会在活动群内通知。电话: 18202407518 (微信同号),积极扫码关注不迷路!

     

    图片

     

    《辽宁党建网》以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党的工作,展现党的形象。非盈利性机构。

    指导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国梦战略思想研究会、辽宁省远教党建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辽宁党建网编辑部    

    执行总编:崔守军;副总编:杨树林;编辑:赵婉琪

    网址:www.lndangji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