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5-05-04 星期日  
>
人民日报:干部要看看哪些是“虚弹”“臭弹”
来源:辽宁党建网 党建评论 阅读量:2005 发布时间:2018-01-05 15:28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说,我们干工作、做事情,好比向敌方阵地发炮弹,不能只管“炮弹”发了没有、发了多少,而不管“炮弹”有没有发到敌方阵地上,是不是对敌方有生力量造成有效“杀伤”。这段比喻形象而生动,深刻道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工作中,类似“发炮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只顾发文,诸如“关于××通知的通知”一大串,被戏称为“文件生蛋”;有的一味偏爱开会,大会套小会,对于会议究竟解不解决问题,会议精神有没有落地生根,概不负责,成了纯粹为开会而开会;有的则喜欢搞大呼隆检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或者被安排得好好的,人家给什么看什么,无形中给被检查者站了台、当了托;还有的习惯于表态时调门高、决心大,行动时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诸如此类问题,反映出不少干部只管“做了”,却不管“做好”,或者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管“差不多”不管“差多少”,只为向上“好交差”,却不怕对下“难交待”,甚至不怕因此“交学费”。

  “炮弹”是用来消灭敌人、摧毁阵地的,不是用来好听好看好玩、当摆设的。如果把我们的文件会议、检查评比等一切工作比喻成“炮弹”的话,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问题、务实管用。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表面热热闹闹发“炮弹”,而不太注意“炮弹”打得怎么样?说到底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一些干部要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所谓政绩,只顾往自己脸上贴金,而不顾群众和集体利益,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政绩观歪了,“炮弹”打出去也就偏了。

  不管效果乱发“炮弹”,会耽误“炮击”的黄金时间,错过打击“敌人”的有效时机。会造成一种“炮声”隆隆的假象,不是迷惑了“敌人”,反而是迷惑了自己,而且还大量地浪费“炮弹”。更重要的是,倘若再让那些发“空炮”的人,不但得不到惩戒反而得到好处,那更是误导和扭曲干部的价值观政绩观,让不少人陶醉和麻痹于“炮声”隆隆的形式主义中不能自拔。

  我们的“炮弹”都往哪发了?多问一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偏纠错,提高“命中率”。“做”是基本的,“做好”才是根本的,一切没“做好”的做,都是白做。我们的干部要力戒一切形式主义,经常检查追问“往哪发”“落在哪”“命中了没有”,看看有没有放“哑炮”“空炮”和“礼炮”,看看哪些是“虚弹”,哪些是“臭弹”,及时发现问题,倒逼问题的解决。

  多问一问“炮弹”往哪发了,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折射出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准科学的方法。在一次次追问中让“做了”变成“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弹无虚发。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5日 04 版)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5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